索马里海关的红色印章重重落下,在台湾旅客的护照上留下一个醒目的拒签标记。
2025年4月29日,这个东非国家正式宣布不承认台湾旅行证件的合法性。
摩加迪沙当局这一决定,让索马里成为继古巴之后,全球第二个公开拒绝台湾护照的国家。
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的巧合。
第一个采取这一立场的并非中国的邻国,而是远在加勒比海的古巴。
这个被中国称为"同志加兄弟"的国家,在反对"台独"问题上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定。如今,这份特殊名单上又增添了一个非洲成员。
索马里的选择有其深刻的地缘政治考量。该国北部长期盘踞着自称"索马里兰"的分离势力。去年,这个未被国际承认的"政治实体"与台湾互设所谓"代表处",直接触动了摩加迪沙当局最敏感的神经。索马里外交部长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:"我们绝不会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妥协,正如我们期待国际社会尊重索马里的领土完整。"
翻开中索交往的历史画卷,郑和下西洋时记载的"木骨都束",就是今日的摩加迪沙。1960年,新独立的索马里成为东非地区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。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表决时,索马里是23个共同提案国之一,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投下关键一票。
1979年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,外汇储备仅有1.67亿美元。当索马里提出购买26架歼-6战机的请求时,北京方面依然伸出了援手。这笔价值3300万美元的军售合同,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。虽然索马里因内战未能支付全部款项,但中国展现出的理解与包容,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如今的亚丁湾海域,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与索马里海岸警卫队保持着全天候合作。从医疗援助到基础设施建设,中国在索马里的存在感与日俱增。2024年,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,标志着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谊进入新阶段。
国际关系专家指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在台湾问题上立场最坚定的国家,往往自身也面临着维护领土完整的挑战。古巴长期对抗美国封锁,索马里持续打击极端组织和分离势力。这种相似的处境,让他们更能理解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。
在摩加迪沙的街头巷尾,中国援建的医院和学校成为当地地标。年长的索马里人还记得,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医疗队在这里救死扶伤的情景。如今,这些穿白大褂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各个角落。
台湾当局所谓"邦交国"数量从1971年的58个骤减至如今的12个,这个数字变化折射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。当第184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,某些势力还在打"台湾牌"的举动显得愈发不合时宜。
印度洋的潮水日夜冲刷着索马里的海岸线。当地渔民有句谚语:"退潮时,礁石才会露出真容。"在国际关系的大潮中,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: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选。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政治操弄,终将被时代的浪潮冲刷殆尽。
